打造广东高速公路品牌

行 业 资 讯

加速促进我省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和振兴广东经济服务

会员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会员动态

服务区内穿越『侏罗纪』

发布时间: 2025-03-07

来源:会员动态

图片

 
3月3日,中国交通报刊登专题报道,报道广东交通集团龙紫高速黄村服务区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纪实。
 
匝道入口处,几只威风凛凛的“恐龙”热情迎客;文化展厅内,恐龙骨架复制品、1∶1仿真恐龙模型、恐龙脚印模型等吸引司乘人员驻足;文创商店里,各式各样的恐龙主题玩具琳琅满目……
 
作为广东省内首个以恐龙为主题的服务区,这里不仅提供了休憩的场所,更为司乘人员开启了一场穿越“侏罗纪”的探险之旅。
 
图片
黄村服务区
 
据介绍,该服务区于2020年年初与龙紫高速公路主线同步开通,2024年11月启动提质升级改造工程。改造过程中,龙紫高速公路结合地方文旅发展的实际需求,将恐龙主题公园的设计思路融入服务区各项服务功能,在宣传展示特色旅游资源、助力河源恐龙地质遗迹资源再“出圈”的同时,为司乘人员提供更加有趣、奇幻的服务体验。
 
图片
恐龙主题玩具
“恐龙”出没  文化“出圈”
河源,被誉为“中华恐龙之乡”。回溯至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这里曾是恐龙繁衍生息的摇篮。截至2023年年底,河源共计抢救发掘恐龙蛋化石2万多枚,已研究鉴定出5蛋科11蛋属12蛋种。在河源,恐龙蛋、恐龙骨骼以及恐龙脚印,构成了世界罕见的“三位一体”恐龙地质遗迹。
 
“我们积极主动走访属地政府、河源市博物馆以及相关部门,深入对接商讨‘百千万工程’相关事宜,在充分调研当地风土人情和经济特色后,结合属地在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中的需求和建议,最终确定将黄村服务区作为助农兴业服务区,重点打造成以恐龙为主题的‘旅游+’服务区。”广东交通集团龙紫高速公路总工程师黎景光介绍。
 
为提高黄村服务区“百千万工程”提质升级工程的方案设计质量,龙紫高速公路于2024年4月下旬邀请了6家行业内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参与方案设计竞赛,多次组织赛前交底和现场勘察。经组织专家评审,从6家参赛单位提交的方案中比选出初步改造方案。后期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过程中,项目团队在河源恐龙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不断打磨设计方案,并逐步将蓝图精心雕琢为现实。
 
以服务区门楼为例,设计团队最初选用蓝色、绿色作为主色调,后续设计人员结合河源气候特征,以及岩石风化的真实颜色,通过不断探索,在尝试了六七种颜色后,最终选用黄褐色塑形服务楼建筑外立面,以更好地模拟溶洞地质结构,并印上大大小小的恐龙脚印图案,让过往司乘人员仿佛置身恐龙时代的岩石洞穴。
 
图片
恐龙主题互动打卡点
在3D互动打卡点,“小恐龙”破壳而出,“霸王龙”张开血盆大口,一波又一波小朋友在此“打卡”留影;服务楼内,休息隔间外观酷似恐龙蛋,不少司乘人员坐在恐龙骨骼造型座椅上享受小憩时光……在这个恐龙主题服务区,从外观到内部装饰,恐龙元素随处可见,无不凝结着设计者的妙想巧思。
“进来的时候,感到非常惊奇,这些‘恐龙’非常有趣,小朋友很喜欢。尤其是这个恐龙文化展厅,展品看着特别震撼,没想到在服务区还能学到恐龙相关知识。”从东莞返回江西鄱阳老家过年的孔先生带着孩子在“恐龙蛋”雕塑区合影后,又来到恐龙文化展厅参观,对这里大加赞赏。
图片
恐龙文化展厅

 

这是黄村服务区此次升级改造中新增的“远古河源 恐龙故乡”专题展区,也是河源市博物馆与高速公路合作共建的首个恐龙文化专题展厅。展厅内,恐龙骨架、恐龙蛋复制品与1∶1的仿真恐龙模型井然有序地陈列着,将远古的震撼带入现代。同时,该展厅以“陨石撞击说”为主题绘制艺术油画,再配合投影,展示恐龙灭绝时的场景,给予现场观众身临其境的强烈视觉震撼。

 

据介绍,恐龙文化展厅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恐龙蛋,通过巧妙运用恐龙蛋的形状特征,实现空间的创意分隔,打造“恐龙产房”“龙骨奇缘”“行走印迹”和“与龙共舞”4个部分。展览内容则是在河源市恐龙博物馆陈展的基础上建立的,既保留了河源恐龙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新元素,以图文、展品及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带给司乘人员全新的观展体验。

 

图片

恐龙骨架复制品
 
“高速公路服务区既是司乘人员休憩的场所,也是展示地方形象的窗口,服务区主题化、特色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河源市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杜衍礼说,“河源市博物馆与龙紫高速公路经充分协商,共同把黄村服务区打造成广东省内首个以恐龙文化为主题的服务区,这也是交文旅融合的新案例,有助于弘扬河源地方文化,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图片
以黄氏河源龙为设计蓝本的文旅体IP形象“龙龙”(右)和“媛媛”(左)

据初步统计,今年春运返乡阶段,黄村服务区仅“远古河源 恐龙故乡”恐龙文化展厅日均接待旅客就有约3500人,使河源恐龙文化再次“出圈”。

 

设施焕新  管理升级

 

加强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让交通运输服务更加包容、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的重要体现。作为保障旅客顺利出行的重要场所,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交通运输领域适老化无障碍服务提升工作中的关键一环。

 

设计过程中,龙紫高速公路对黄村服务区进行适老化改造,从拓宽优化无障碍通道到台阶踏步处及卫生间厕位增设扶手,再到配备轮椅、拐杖、医药箱(医药包)、AED除颤仪等医疗设备,一系列充满温情的举措不仅全面完善出行配套服务,也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工作落实到位。

 

同时,龙紫高速公路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在黄村服务区的改造升级中积极采用环保、可再生的绿色建筑材料建设装修,并将节能减排理念融入日常运营之中,通过引入LED照明、太阳能氛围灯等节能技术和设备,尽最大可能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据了解,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龙紫高速公路将进一步加强黄村服务区的绿化美化工作,营造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

 
图片

黄村服务区电动汽车充电站快充区

为满足群众绿色便捷出行,龙紫高速公路还在全线10处站点新增了600千瓦、480千瓦快充设施共15套,充电车位108个,其中黄村服务区新增超级快充设施1套、普通快充设施3套、充电车位28个,让过往司乘人员享受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
 
“超快充还是挺方便的,吃个饭出来就充到90%。”驾车途经黄村服务区的赵先生表示。
 
据介绍,新增超级快充设备广泛适配各类品牌、型号的电动汽车,通常能在半小时内将车辆电量从30%充至80%,大幅缩减了司乘人员的充电等待时间,确保人们在春运长途驾驶时能够迅速补充新能源汽车电量,继续愉快旅程。
 

图片

服务区防偷油设施
安全,始终是服务区管理的重中之重。在黄村服务区,一双双电子眼如同忠实的卫士,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着车辆的安全。这是黄村服务区针对服务区偷油事件频发的情况,创新引入的基于天翼云网的服务区防偷油系统。
 
“通过技术方案和经济性比选,我们选择与中国电信公司合作,以‘云网融合+AI算法+可视化平台’为核心,打造全天候主动式防控网络。”龙紫高速公路机电隧道部经理魏序康介绍,该系统利用高精度AI摄像头,可实时识别车辆异常靠近、人员入侵等18类风险行为,并通过自研算法在3秒内触发分级告警;管理人员借助天翼视联平台实现“云上巡检”,既可远程调用现场音柱进行定向喊话干预,也能通过PC端、手机端双通道同步处理告警事件,形成“智能识别—即时预警—精准处置”的管理闭环。
 
“这套系统不仅是安防升级,更是服务理念的革新。”魏序康表示,通过AI替代传统人工巡检,不仅释放了80%的安保人力,更将事后追溯转变为事前预防,让司乘人员从进入服务区起就感受到智能化带来的安全感。
 
适老化改造,服务绿色出行,智慧化升级……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龙紫高速公路对群众出行的深切考量,为过往司乘人员打造了安心、放心的温馨港湾。
助农兴业  情暖旅途
 
图片
地方特产展柜
苦中带甘、醇和宜人的竹壳茶,香甜可口的板栗酥、牛筋糕,别具风味的茶树菇、虫草花、金针菜……走进黄村服务区的恐龙文创商店,引人驻足的不仅有恐龙主题玩具,还有货架上品类丰富的河源特产。
 
河源既是“中华恐龙之乡”,也是传统农业大市,名优农产品品种多、产量高。近年来,河源市坚持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不断擦亮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金字招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油瓶子、水缸子等“六子”基地。
 
图片
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
依托当地丰富优质的农副产品资源,黄村服务区在常态化设置“助农兴业”优质地方特色产品专柜的基础上,还在重大节假日期间特别设置助农展销专区,推广河源当地特色名优农产品。
 
今年春运期间,记者在黄村服务区看到,现场除了写春联、送福字等趣味活动,以双江沃柑、万绿湖航天丝苗米、霍山山茶油等为代表的河源“六子”也惊艳亮相,不仅可以直接在现场购买,拿起手机扫一扫二维码,还能即刻享受便捷的“云端”采购。
 
“春运期间,我们组织青年志愿者在服务区开展‘清澈的爱 一路相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其中,为帮助农产品更好地走出来,我们联合地方电商在黄村服务区举办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设置了助农展销专区。”南粤交投公司团委书记、党群工作部副部长解丽告诉记者,展销活动期间,助农展销带货日均销售额接近1万元。
 
据介绍,龙紫高速公路通过创新“路地”联动助农兴业模式,引进地方农特产品在服务区建立电商平台与实地展销新模式,进一步助力“百千万工程”。同时,以当地村民为主要招工对象,为约140名村民提供岗位,并在节假日临时增设就业岗位,惠及沿线500余名群众,使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
 
黄村服务区的升级改造是龙紫高速公路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服务区提质升级计划的一个缩影。根据广东交通集团和南粤交投公司的统一部署,龙紫高速公路麻布岗服务区、鹤市服务区也于近日完成微改造提质升级。
 
“我们主要完成了场区内风雨连廊粉刷翻新、绿化带布设、氛围灯亮化,并增设平台和雨棚,改造开水间和卫生间内洗手台、无障碍通道、第三卫生间及母婴室等,各服务区还配备了多功能扫地机、洗地机、自动点位巡查等自动化设备,进一步提升了场区智能化管理水平。”龙紫高速公路路产管理部经理、路政大队大队长宋博介绍。
 
如今,黄村服务区等先后迎来了华丽蜕变,不仅为司乘人员构筑起更舒适、安心的休憩空间,更打造了展示河源风采与魅力的窗口,助力当地的恐龙文化、特色农副产品“出圈”。未来,龙紫高速公路将继续怀揣服务民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定决心,进一步深化与地方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推动交农文商旅深度融合,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上勾勒精彩的一笔。
来源:龙紫高速微信公众号